我们的疗法主要针对如下症状:
(我们大多数病人有至少如下两种或更多症状)
- 尿频、尿急或尿踌躇
- 坐姿时疼痛
- 肛门或会阴疼痛
- 生殖器疼痛
- 性交时或性交后疼痛
- 大便后疼痛感或疼痛减轻
- 小腹痛
- 尾骨或下腰部位疼痛
- 精神压力导致疼痛加重
- 泡热水澡或者使用热疗会让症状减轻
- 与症状相关的抑郁症或焦虑症
- 症状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 常规治疗方法没有效果
- 医学检查找不出原因
间质性膀胱炎
怀斯-安德森疗法(斯坦福疗法)以及对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
据估计在美国有大约700,000-4,000,000人(90%为女性)被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这个诊断名称传统上是指膀胱存在发炎和(或)溃疡,并伴有膀胱容量减少。下面是我们所接诊的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中所表现出的症状详细介绍。在这之后我们会介绍我们对间质性膀胱炎的理解和治疗方法。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诊断名称:一些医生认为它是一个很模糊的诊断名称,只是在医生发现不了病因时所下的一个诊断。
间质性膀胱炎在很多医生中都存在争议。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我们许多被诊断为IC的病人,在完全没有对膀胱进行治疗的情况下病情有了显著的缓解。我们不少病人在被诊断为IC之前完全没有接受对膀胱的检查,也没有接受颇具争议的间质性膀胱炎标准检查(麻醉下用水对膀胱进行扩张从而使膀胱出血)。
间质性膀胱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盆底理疗。玛丽·派特(Mary Pat Fitzgeral)和罗德尼·安德森在《泌尿外科》(2009年八月182卷,第二期。第570页到580页)发表的论文中写到:
我们对随机抽取的23位男性患者(49%)和24位女性患者(51%)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研究。从中随机抽取24位患者(51%)接受了总体治疗性按摩,而另外23名患者(49%)接受了肌筋膜治疗。总共44名患者(94%)完成了这项研究。治疗师严格遵守了疗法。肌筋膜治疗组的总体反应率为57%,大大高出总体治疗性按摩组21%的总体反应率(p=0.03)。
结论是我们认为进行全面理疗试验完全可行;初步研究所发现的肌筋膜理疗的有效性
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间质性膀胱炎容易与盆底功能障碍混淆
间质性膀胱炎容易与盆底功能障碍混淆,因为它经常会伴随盆底功能障碍(盆腔肌肉处于长期收紧和保护性收缩的状态)。我们还发现许多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的病人在使用我们的疗法之后病情有显著改善。虽然我们没有专门对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进行研究,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焦虑和强烈的情感会触发症状。我们相信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对这些患者有重要帮助。
汉诺(Hanno)在他的论文《膀胱疼痛综合征(IC)及相关疾病》(elsevierhealth.co.uk 2007)中介绍到:
“这一疾病中存在着包括抑郁、慢性疼痛、焦虑症和总体心理健康疾病等等合并症” (Michael et al 2000: Rothrock et al 2002: Hanno, Baranowski, Fall et al 2005)
有一些研究者假设膀胱炎症的发生是由于持续的盆腔肌肉保护性收缩所产生的神经源性炎症。
间质性膀胱炎相关的疼痛部位
最近由马里兰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生对264名IC女性患者进行的一项发现,受访者可以相当精确的指出自己各处疼痛的部位,她们将疼痛描述为“跳痛、压痛、刺痛和微痛”。当描述生殖器部位的疼痛时,她们使用的词语往往为:灼痛、刺痛和锐痛。最常见的疼痛部位的顺序分别为耻骨上、尿道和生殖器区域,然后是其它非泌尿生殖的部位。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受访者认为耻骨上和尿道的疼痛在膀胱充盈或是刚要排尿时有所恶化。约百分之八十的受访者还表示某些食品和饮料会引起这些部位的疼痛加剧。
诊断IC的标准检查方法是使用膀胱镜观察麻醉下水扩张后的膀胱。但是万科斯(Waxman)等人在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所做的一项研究(《泌尿外科》160卷,第五期,1998年11月,1663页到1667页)对这一检查方法提出了挑战。他们使用膀胱镜观察接受过输卵管结扎手术的女性麻醉下水扩张后的膀胱发现,没有IC症状的女性受试者和诊断为IC且自述有症状的女性受试者之间没有区别。文章中提到:
我们的研究结果是: 20位年龄平均值标准差为29岁左右,差值未超出6岁的正常女性同意在经腹腔镜输卵管手术期间接受测试。膀胱注水890+/−140ml之前和之后的图像值分别为1.4 +/− 0.3 (注水前) 和 3.1 +/− 1.1 (注水后)(1到5范围内)。正常受试者注水后分值增长的程度和比例与有IC症状患者一致(9到19名有症状的患者符合现行的IC诊断标准)。膀胱不同病灶处有轻微但是重要的差异,但2-6分钟的水扩张期间未见差异。
激痛点和间质性膀胱炎
超过二十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盆腔底往往存在大量异常疼痛的激痛点。这些激痛点可以由物理治疗师手动进行治疗。但是我们强烈建议,更重要的是让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学会如何识别自己的激痛点以及如何进行自我治疗。
打破这个紧张-疼痛-自我保护和焦虑的循环
Tension-anxiety-pain-protective guarding self-feeding cycle
怀斯-安德森疗法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紧张-疼痛-自我保护和焦虑的循环。当我们教会病人如何自主减少疼痛和相关症状时,我们可以最有效的达到平息焦虑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患者需要坚持日常的内外部自我理疗以及长时悖论放松法的日常应用还有对负面以及焦虑思维的控制。研究表明:盆腔底激痛点的敏感和疼痛程度以及总的症状水平在六个月的时间里从7.5降到了4(1-10的范围)。
在由理疗师做出评估诊断之后,我们的病人会学习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对激痛点进行治疗。我们坚信:能够自己进行激痛点治疗的能力是最能帮助病人摆脱无助情绪的办法。
我们在加州的圣罗莎市举行每月一次每次六天的诊所来教授怀斯-安德森疗法。之后我们会有更详细的介绍。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局部性的疾病也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常常忍受着一些让他们困惑不解而且的症状。他们向医生寻求帮助希望摆脱这些症状。但是传统的医疗方法基本全都误解了间质性膀胱炎。它们给病人最多能带来临时的部分的缓解,而手术或注射一类的治疗方式还可能让问题加重。
常规治疗方式的根本错误是:它不理解间质性膀胱炎既是局部性的也是全身性的问题。说它是全身性问题是因为神经系统如果频繁处于兴奋状态,会引起盆腔肌肉收紧。说它是局部性的问题是因为,对某些个体来说,长期的焦虑紧张和神经系统兴奋会引起盆腔肌肉的局部疼痛和功能失调。如果不能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治疗,阴部神经也无法根治。
我们全年开放的六天诊所,致力于同时解决间质性膀胱炎的局部性和全身性因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会培训病人使用最先进的内外理疗方式进行自我治疗;同时训练病人日常使用长时悖论放松法降低神经系统兴奋程度。
怀斯-安德森六天强化诊所治疗
我们1995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使用传统的看诊方式治疗病人。在2003年,我们将治疗改为六天的强化诊所治疗模式,在加州圣罗莎市进行。我们的诊所全年运行,每次上限14人。诊所的目的是教会病人日常使用怀斯-安德森疗法来修复长期收缩的盆腔底肌肉并降低焦虑程度。参加过我们诊所的许多病人通过日常使用怀斯-安德森疗法进行自我治疗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自我治疗的目的是让病人不再额外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十多年来,各项研究证明了我们训练病人进行自我治疗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更多信息,请点击这里:
For questions about cost and eligibility please fill out the form below, email us at ahip@sonic.net or contact our office at +1 (707) 332-1492.
怀斯-安德森疗法所治疗的间质性膀胱炎症状介绍
(大部分病人有其中几项或多项症状。很少有病人有所有的症状。)
- 尿频轻则给病人生活带来不便,重则让病人日渐衰弱
- 膀胱、尿道或生殖器部位总是有不适感
- 小便后往往会有尿不净感;虽然膀胱中已经无尿,便意仍然存在
- 不适感总是存在,有时候患者会按压自己的膀胱,确认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排尿
- 尿频尿急患者生活总是围着厕所打转,且很难控制便意
- 在电影院或者现场观看体育赛事时,你总是需要坐在靠过道的地方,方便上厕所
- 有的患者感觉自己总是在厕所进进出出
- 尿频或尿急会影响睡眠,因为患者需要频繁起夜
- 间质性膀胱炎的所有症状和病征都可能和慢性尿路感染的症状相像,尿液培养没有发现感染。但是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患上尿路感染时症状会加重。
- 排尿时的烧灼感或疼痛感总是让人很不舒服
- 往往和盆腔底功能失调相关
- 我们的许多病人在盆腔肌肉的长期痉挛和肌筋膜收缩状态得到逆转后,尿痛症也随之消失
- 有时候病人是在排尿后而不是排尿时有疼痛感
- 尿痛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排尿对病人来说成了考验,因为总是会带来更多的疼痛
- 这是个很让人困扰的问题,因为它总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所以患者总是无精打采
- 因为睡眠受到影响而产生的疲倦会刺激紧张-疼痛-保护性收缩和焦虑这个循环
- 男性如有此症状应该接受医学检查,以排除前列腺肥大或其它问题的可能性
- 当憋尿时间过长时,排尿刚开始时的排尿犹豫会更严重(我们猜测是因为当收紧肌肉憋尿时肌肉进入了一种痉挛状态,因此很难放松让尿液排出)
- 病人(尤其是年轻男性病人)自尊心容易受损、容易导致疑病症
- 如果是肌肉原因引起的症状,在盆腔底得到放松后,尿流顺畅度会有所改善
- 某些肌肉型盆腔疼痛病人需要等待才能形成顺畅的尿流
- 我们接诊的间质性膀胱炎病人中会阴疼痛的症状很常见。会阴部位是病人很隐私的部位。此处的疼痛有可能会毫无间断,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
- 会阴部位是大部分盆腔底肌肉汇集的位置,因此也是不同来源的引传痛的好发位置
- 骑自行车也容易引发会阴部位疼痛
- 坐姿或站姿都有可能让会阴疼痛加重
- 2009年《泌尿外科》上发表的斯坦福一项相关研究表明,79%的调查对象主诉会阴部位疼痛
- 我们2009年的研究中记录下了会导致会阴部位引传痛的主要腹部和盆腔肌肉(腹直肌、大收肌和尾骨肌
- 会阴部位和肛门括约肌部位会有“像坐在高尔夫球上一样”的感觉
- 会阴部位的慢性疼痛因为位于隐私处,所以病人常会感觉深受困扰
- 坐姿会引发或加重病人的不适、疼痛或别的症状
- 坐痛是盆腔疼痛综合征病人最痛苦也最害怕的症状,它给病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各种不便
- 坐痛让人意识到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坐姿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 坐痛通常在早上程度较轻,在白天久坐后程度较重,并可能持续到晚上
- 因为坐姿带来的不适感,病人去餐馆时往往需要坐在带坐垫的凳子上
- 很难和朋友以及家人坐下来享受生活
- 因为疼痛坐飞机和开车都会成为难题
- 有时候病人甚至需要申请残疾救助,因为他们没法坐下工作
- 坐痛会让病人心生恐惧,害怕自己再也不能正常工作或生活
- 大部分病人只是默默忍受着白天不断加剧的疼痛
- 女性患者常见阴道内部单侧或双侧疼痛
- 女性盆腔疼痛患者有时会伴有外阴疼痛
- 生殖器疼痛通常由外肛提肌中的激痛点引起,比较容易消除
- 该症状很常见
- 尿频、尿急、排尿犹豫和前部症状的患者中常见耻骨上方疼痛症状
- 有时候对该区域按压会引起肛门直肠区域的疼痛;有时该处能感受到膀胱疼痛
- 疼痛可位于单侧或双侧或中间
- 尾骨疼痛是常见症状。
- 它的来源往往不是尾骨本身,而是盆腔底
- 尾骨切除后病人的疼痛仍未减轻
- 尾骨疼痛经常和大便后疼痛相关
- 腰痛是常见症状。该症状很有迷惑性,因为它真正的来源不是腰部而是盆腔底肌肉
- 不适感可能位于单侧或双侧,也有可能从一侧转移到另外一侧
- 大便后不适感消失是因为收紧的盆腔肌肉得到了放松
- 大便后不适的症状常常会让病人感觉很难堪,因为症状经常会在白天逐渐加重
- 针对没有痔疮或肛瘘的情况产生的这种症状的相关记录很少,但是根据我们的经验,这是常见症状
- 排便的机制通常是当直肠中粪便充盈时,会给肛门内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发出放松的信号,引发便意。
- 一旦粪便穿过松弛的肛门括约肌,到达身体外面,肛门内括约肌便会反射性地关闭。
- 我们认为,当盆腔疼痛患者有排便后症状加重的情况时,他们的肛门内括约肌往往“过度关闭”。
- 也就是说,它收紧的程度超过了它排便前的状态,有时甚至进入一种疼痛的痉挛状态。
- 当患者不着急,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排便后疼痛的现象似乎发生频率较低。所以只要是可以让患者在上厕所时放松的措施都可能帮助减少这种症状。
- 当我们的患者盆腔肌肉紧张程度总体缓和下来的时候,大便后疼痛症状也往往会随之消除
- 盆腔疼痛经常会伴随性欲减退
- 肌肉相关的盆腔疼痛往往不会伴随任何与性活动相关的物理结构原因
- 我们认为,患者的焦虑情绪、自尊心受挫和盆腔疼痛都会降低性兴奋和性趣;而当盆腔肌肉的疼痛和功能失调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性欲减退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 盆腔疼痛最吓人的是它会让病人产生灾难性思维,认为自己永远也不会康复
- 许多病人的注意力大部分时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病痛的影响,这对他们的情绪会带来影响
- 这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绝望
- 慢性疼痛影响病人的社交生活,让他们不能正常享受生活
- 病人的个人感情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
- 这种影响表现为:病人放弃性生活、不再外出或者参加社交活动、不再旅行、不能履行作为父母或伴侣应该负的责任等等
- 在病人忍受着疼痛和折磨时,他们却往往得不到伴侣或者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 病人的自尊性往往会受损
- 慢性盆腔疼痛的男女患者往往会担心没有人会愿意和他们在一起
- 睡眠障碍是常见现象
- 因为需要排尿或者因为疼痛或焦虑,患者常常醒来
- 我们专门有一篇文章阐述盆腔疼痛病人早上皮质醇飙升的情况
- 盆腔疼痛给病人带来的真正痛苦是让他们感觉很无助,没有希望
- 当疼痛或不适的症状让病人身心俱疲,而又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很无助
- 这种绝望和无助的心情让病人得不到休息,也无法享受生活
- 当盆腔疼痛病人找不到任何能帮助自己解除病痛的方法时,他们往往会觉得很绝望
- In our clinical practice we have found that people with IC typically have many trigger points anteriorly (in the front), in the rectus abdominus, and in the anterior levator and obturator internus muscles inside the pelvis
- Pelvic floor self-administered physical therapy and the reduction of anxiety in our experience play a large role in helping symptoms
- 性交时或性交后疼痛
- 疼痛感位于阴道外、阴道内或内外皆有
- 盆腔检查时如果抚触到病人的激痛点,病人在性交时的疼痛症状会重现
- 莫得温等人(Moldwin et. Al) 在《泌尿外科》(Journal of Urology)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表明,某些食物会加重IC症状。有很多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在吃了某些食物后症状会恶化。
- 最常见的这一类饮食包括咖啡、茶、苏打水、酒精饮料、柑橘类水果和果汁、人工甜味剂以及辣椒。
- 但是我们也有非IC患者主诉某些食物会加重病情的情况,所以对食物的敏感不能作为确定的指征。
- Ordinary stresses, as well as extraordinary stress, tend to increase symptoms
- When stress has triggered pelvic pain, the stress also tends to trigger the tension-anxiety-pain-protective guarding cycle that continues after the stress has gone
- Interstitial cystitis may coexist with other disorders such a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fibromyalgia, vulvodynia, vulvar vestibulitis,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Raynaud’s syndrome, and migraine headache among others
- It is not uncommon for some diagnosed with IC to have suffered childhood trauma, anxiety and considerable current emotional distress
暂缓症状的方法:
- 热水澡或热敷经常可以暂时减轻症状
- 有时候热疗会引发症状;而冰敷反而会帮助缓解病情
- 苯二氮卓类药物如果使用得当,经常可以让症状缓解数小时
- 苯二氮卓类药物容易成瘾。如果经常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失效,并且容易成瘾
- 苯二氮卓类药物通常会让服用者感到疲倦,在驾车或需要保持警觉时不应该使用
- 打盹或者休假有时候可以帮助减轻疼痛